從老闆身上要回工作自主權

何飛鵬社長 / 1952年出生 /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
城邦出版集團、電腦家庭出版集團與商業周刊共同創辦人

從小我就是一個放浪不羈的人,但打從工作開始,我就面臨了人生痛苦的煎熬。

因為職場上有各種規則、各種要求、各種條條框框,工作者需要去遵守。
我發覺在組織中,我喪失了自主權,
我需要用組織的邏輯工作,要用老闆的想法做事,要遵守組織的規範。
我不再自由、不再快樂,我活在組織的陰影中。

我不想工作,但財務不獨立,讓我不能辭職,我只好在組織中尋找解答。

我問我自己:我希望要什麼?
我的答案是:做我想做的事、說我想說的話、做我有興趣的事、
用我自己認同的方法做事,這些都是會讓我快樂的事。

而快樂的原因是自由,因為我掌控了自己的工作、自己的生活。
因此我想要的事,就是「快樂、自由、做自己」。

當我想清楚這些事後,我知道我離不開組織、離不開工作,因為我要金錢收入。
可是我又要「快樂、自由、做自己」,那唯一的方法,
就是要從組織及老闆身上要回生活及工作的自主權。

我開始研究組織及老闆的邏輯,我發覺組織很單純,有清楚的目標要完成。
而老闆稍微複雜一些,除交付工作任務及追蹤考核外,還有性格與脾氣需要應付。

但這兩者都一樣的是,只要你完成任務,他們都會變得溫和、善良、好應付。
而當他們溫和、善良時,我自主的空間就變大了。
我開始學習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,任務完成後,剩的時間就是我自己的。

我也體會到,當我做好每一件事後,我的信用就更好,
老闆就更不囉唆,我工作的自主權就更大。

要「快樂、自由、做自己」,就是讓老闆得到他想要的,
他就不會管你,不會限制你,甚至有機會成為老闆的好夥伴、好朋友。
當我儘量滿足老闆的期待後,我掌握自主權的良性循環出現了。

過去我不能與老闆討價還價,我只能說yes,
但當老闆開始認同、信賴我之後,我就取得討論的空間,
對老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,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,
而老闆在信賴的基礎上,也比較能聽得下我的建言。

我不只是被動的滿足組織的要求,還可以拒絕我不想要的事,
我得到更大的工作選擇與自主權。
這樣還不夠,我既然已經瞭解組織的策略、方向和需求,
我也開始獲得老闆的信賴,得到一定的自主工作空間。

接下來,我就會主動出擊,按照組織的發展邏輯,
提出我自己的想像與可能,主動向老闆建言,
看看老闆的反應,與整個組織的回應,
如果能夠獲得認同,那我就高度掌握了自主權。

就算建議不被接受,我還是更理解組織的邏輯,有助日後的工作。
我無心取悅老闆,也無意寵壞老闆,我只是要找回我自己的工作自主權,
讓自己工作更順利、更快樂,我得到「快樂、自由、做自己」,
而老闆得到工作成果,所有人都滿意。

 

養成主動回報的習慣
【經濟日報╱羅智強(輔仁大學大傳系兼任講師)】
2008.12.15 11:19 am

如果老闆每一交付重要又困難的任務,
你都能神速、完美無瑕的完成,肯定是件好事。
然而,這種好事多半只發生在小說或連續劇中,
在現實世界,雖非「絕無僅有」,但至少不可能「天天發生」。

多數時候,老闆交待的工作,能如期完成,做到八、九十分
(意謂還有一、二十分的「進步空間」),即屬佳績。

換言之,難免有時候,工作會逾期完成,或者做得不盡理想。
這時,如何安撫老闆,就是大學問。

等而下之者,編謊言欺騙上司。
這樣的招數一次、兩次或許有用,時間久了西洋鏡必穿,也將失去老闆的信任;

等而中之者,則鼓如簧之舌,情理二路分進,向老闆剖析為何逾期、成果不佳,
但這種「事後」作法效果不大,因為老闆已因成果未符期待而有「成見」,說服效果有限;

等而上之的作法是什麼?
答案是:回報。

在工作遇到困難,或發現難如期完成時,回報上司,讓他預知、了解。
有些人一接到工作就埋頭苦幹,直到大功告成,而少了「三停」。

一停:工作前縱觀的想,工作大概輪廓如何?有何資源可用?有何可能障礙;

二停:工作到一半時,停下來評估,工作進度如何?有可資源還需要加強?

三停:發現工作進度落後時,該如何補救。

除了「三停」,部屬也常常遺忘「向上司回報」。
工作情形、遇到困難回報給上司,可以讓他進入狀況,減少對工作的不安全感與不確定感。
相對的,進入狀況的上司較易體諒部屬的處境。

「老闆」的工作範圍比你大、要關心的業務比你多,
在你專責的領域中,老闆絕對不比你進入狀況。
好部屬不能以完成工作為己足,隨時幫助老闆進入狀況,更是重點功課。

最後,讓老闆進入狀況,他才會知道要動用什麼資源支援你,
就算真的幫不上忙,當你做不好或工作逾期,也會減少老闆的不滿意,
至少,這樣做會比事後說理甚至說謊,有效的多。

【2008/12/15 經濟日報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k580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